三色遮瑕盤是非常實用的調色工具,但看著三個顏色可能讓人不知所措。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:利用色彩校正原理,中和掉臉上不協調的瑕疵顏色,之後再覆蓋上膚色遮瑕,就能達到更乾淨、自然的遮瑕效果。
記住一個核心口訣: 「對比色中和」
認識三色盤的基本色與功能
通常一個標準的三色盤會包含:
-
橘色 / 蜜桃色
-
主要對付: 黑眼圈(青黑色、藍紫色)
-
原理: 橘色是藍色的對比色,可以完美中和黑眼圈的青藍調。膚色越深,需要的校正色越橘(偏紅);膚色越淺,需要的校正色越淺(偏蜜桃、粉橘)。
-
-
綠色
-
主要對付: 泛紅、紅血絲、紅色痘印、痘痘
-
原理: 綠色是紅色的對比色,能有效壓制任何紅色發炎狀況。
-
-
黃色 / 淺膚色
-
主要對付:
-
紫色/褐色的暗沉(如嘴角、鼻翼)。
-
提亮(如淚溝、法令紋、眉心、下巴)。
-
作為最後一步,統一膚色。
-
-
詳細使用步驟與手法
請遵循以下流程圖來操作,這能確保妝感自然薄透:
flowchart TD
A[完成妝前保濕與防曬] --> B[上粉底液
(可省略,見提示)]
B --> C
subgraph C [色彩校正]
direction LR
C1[橘/蜜桃色
中和黑眼圈] --> C2[綠色
壓制泛紅痘印] --> C3[黃色
提亮淚溝/暗沉]
end
C --> D{是否已上粉底?}
D -- 否 --> E[塗上粉底液
輕拍覆蓋校正區域]
D -- 是 --> F[用接近膚色的
遮瑕膏統一覆蓋]
E --> F
F --> G[最後用蜜粉
輕柔定妝]
詳細手法說明:
-
上妝工具: 使用指腹(利用溫度讓產品更貼膚)或細小的遮瑕刷。
-
關鍵技巧:
-
少量多次: 每次取用極少的量,寧可不夠再疊加,也不要一次下手太重,否則會顏色不均且妝感厚重。
-
按壓拍開: 絕對不要用「摩擦」的方式,否則會把校正色推走或與底妝混濁。用輕拍、點壓的方式將邊緣與周圍皮膚融合。
-
重要提示與常見問題
-
粉底順序的彈性:
-
先校正顏色 → 再上粉底: 這是最推薦新手的方法,因為粉底可以覆蓋掉大部分校色痕跡,妝感最自然。上粉底時要用按壓的方式,避免刷子來回拖動破壞校正色。
-
先上粉底 → 再校正顏色: 適合高手或瑕疵特別明顯的人。好處是粉底已經均勻了膚色,可以更精準地判斷需要多少校正色。完成後需再用一層接近膚色的遮瑕膏覆蓋。
-
-
顏色調和: 如果覺得某個顏色太濃,可以先用兩個顏色在手上調和。例如:綠色太鮮豔,可以混一點膚色遮瑕,降低其飽和度。
總結: 使用三色遮瑕盤的秘訣在於「輕薄」和「精準」。把它想像成畫畫時的底稿修正,只要底色校正得均勻,最後呈現的完妝效果就會非常乾淨完美!多練習幾次,你就能掌握這個強大的修容技巧。